印度海军这些年一直想在航母上搞出大动静,尤其是维沙尔号这艘船,本来是打算成为亚洲第一艘核动力航母,排水量6.5万吨,带电磁弹射,能载55架飞机,总投资60亿美元。结果呢,到2025年,这事儿基本黄了。海军高层直接宣布搁置第三艘航母计划,转头去搞核潜艇。话说回来,这不是突然的决定,早就有苗头了。从2012年立项开始,就一路磕磕绊绊,技术跟不上,钱也烧得飞快,最后只能认栽。印度海军本来想通过这艘船弯道超车,领先周边国家20年,现在看来,纯属白日梦一场。
先说说背景。印度海军的航母发展起步早,1961年就从英国买了第一艘维克兰特号,那时候亚洲就它一家有航母。1971年印巴战争中,这艘船还立了大功,封锁海域,轰炸巴方海军,累计出动4000多架次飞机,帮印度海军打了个翻身仗。从那以后,印度就迷上了航母,觉得这是大国地位的象征。接着又买了英国的维兰特号和俄罗斯的超日王号,前者是马岛战争的老将,后者是基辅级改装的,4.5万吨升利配,花了印度不少钱。超日王号2004年1美元买的,但改装费加舰载机费用高达16亿美元,还拖到2013年才入役,中途俄罗斯坐地起价,印度只能捏鼻子认了。
这些经历让印度海军意识到,总是买国外的不是长久之计,得自己造。1999年,他们启动国产航母计划,第一艘维克兰特号(新版)花了23年才在2022年入役,4万吨级,用蒸汽动力,滑跃起飞。过程中下水五次,延误不断,舰载机光辉超重没法用,只能临时用米格29。相比之下,中国辽宁舰2012年入役,山东舰2019年,福建舰2022年下水,已经用上电磁弹射。印度一看不行,得赶紧上大项目,于是2012年立项维沙尔号,目标直指核动力和电磁弹射。
维沙尔号的设计一开始挺唬人。6.5万吨,核反应堆驱动,能无限续航,不用频繁加油。电磁弹射比蒸汽弹射先进,发射效率高,对飞机损伤小,美国福特级航母就用这个。印度海军2016年就向美国要EMALS技术,2017年美国同意讨论,还成立联合工作组。印度想借此跳过蒸汽弹射,直接上最先进的。载机55架,包括战斗机和预警机,战斗力能覆盖印度洋。投资60亿美元,相当于印度一年国防预算的五分之一,海军觉得值,建成后能领先中国20年。
但现实很快就打脸。2017年10月,海军评估发现,自研核反应堆至少要15年,技术门槛太高。印度核潜艇项目阿里汉特号就拖了20年,反应堆功率不够大,航母需要更大规模的。没法子,只能放弃核动力,改用蒸汽涡轮机。排水量也缩水,设计反复改。2019年5月,国防部拒绝拨款,项目卡住。成本太高,海军预算有限,还得分给陆军和空军。加上疫情,2020年到2021年,船坞闲置,工人没事干。
2021年,本该开工的日子又推迟。印度转头找英国买伊丽莎白女王级设计图,打算拼盘:英国船体,美国弹射,印度钢材。电磁弹射的谈判继续,但兼容问题一大堆。EMALS需要稳定电力,印度电力系统不稳,测试屡屡失败。2023年,海军内部报告显示,资金已烧掉部分,但进展龟速。2024年,项目进一步缩水,海军承认第三艘航母短期无望。
到2025年2月4日,国防部正式宣布搁置维沙尔号,转而优先第二艘本土核潜艇。原因简单:钱不够用。三艘航母同时运营,维护费每年上亿美元,印度经济压力大。海军现在只有两艘航母,维克拉玛蒂亚号和维克兰特号,够用印度洋巡航。核潜艇更隐蔽,对付潜艇威胁更实际。维沙尔号的60亿美元投资,大部分打水漂,早期的设计费、评估费、国际谈判费,全白扔了。电磁弹射也黄了,本来想从美国买,现在连船都没了。
这事儿暴露了印度海军的痛点。起步早,但体系乱。英系、俄系、美系技术混用,说明书多国语言,维护费劲。人才培养跟不上,每次换体系就重头来。相比中国,从辽宁舰起步,稳扎稳打,一步步自主,舰载机、电子设备全自己搞,适配性好。印度总想一步到位,高新尖端,结果资金技术双缺。政治上,印度政客换得快,长远规划难持续。一届政府栽树,下一届不一定乘凉。
话说,印度不是没努力。海军高层如拉杰纳特·辛格,从2019年起任国防部长,推动现代化。他2024年连任后,还视察船厂,批复项目。但现实是,印度工业基础弱,造舰材料、电子设备依赖进口。欧美军工卖技术,但价格高,还带条件。俄罗斯改装超日王号就坑过印度。自主研发投入大,短期见效慢,政客不愿干。
实战经验上,印度有优势。1971年航母参战,世界少见。中国航母还没打过仗。但整体,印度落后了。中国福建舰已测试电磁弹射,下一艘在建。印度两艘航母用滑跃,效率低。未来,印度海军会加强潜艇,目标五艘核潜艇,覆盖印度洋。航母竞赛,中国已超车,印度得调整思路。
搁置维沙尔号不是坏事。省下钱搞核潜艇,更务实。印度洋威胁多是潜艇和导弹,航母是大目标,易受攻击。海军现在专注现有舰艇维护,买26架拉法叶M舰载机,2025年交付,提升维克兰特号战力。长远看,第三艘航母可能2040年后重启,但规模小,蒸汽动力,无电磁弹射。
鼎冠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